找到相关内容370篇,用时5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摄大乘论》发微

    的过程。这识体如果以为是六识,可是,有情将死时,身心极为昏昧,六识都不现行了。所以,必然有阿赖耶识。   7、证:识不离身,是经教中所说,这见识是指什么呢?假如认为是意识,那是不能成立的。如果有意识,必然有与之相应的心所,既然有意识和心所,怎么能称为呢?再说中所的一定不是五识,在一切中五识都不起现行故。因此只有承认阿赖耶识,才能释通经教。   对阿赖耶识的论证,在《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3543922.html
  • 百法别释

    五种色,多假非实,意识所变,意识所缘,故法处收。    四、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:得、命根、众同分、异生性、无想定、、无想报、名身、句身、文身、生、住、异、、流转、异、相应、势速、次弟、时、...成就故,亦名非得。无想定,谓得第四静虑者,出离想作意为先,于不恒行心、心所,假立无想定。者,已离无所有处欲,超过有顶,暂息想作意为先故,于不恒行心、心所及恒行一分心、心所,假立灭。无想报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4647993.html
  • 心法

    菩萨法空智果(法空智即法空无分智,果即法空后得智和法空智引起的)不现前时,彼法执心缘异熟识起法我见,皆是此位。(3)平等性智相应位,通一切如来相续。菩萨见道(必证二空故)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现在前时...名明了意识;以眼等五识不能明了分别,深取所缘,由意识令五识明了,深取其相。(中意识虽是明了,但不能助五令起,故稍有不同。)(2)中意识,即与相应的意识。行相明了,能深取所缘。(3)独散意识。独简...

    正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5748289.html
  • 佛教与心理健康

    识则失去了作用,所以前六识中,第六意识又是根本的、最重要的。谈到造业,谈到生死轮回,皆离不开第六识,第六意识不仅偏通于一切有为法,也能偏缘于一切无为法,除了在熟睡、闷绝、无想定、、入无想天等几种...作用未深入理解所致。事实上,在佛法修证中,前六识同样处于重要的、关健性的地位上。这里我想引用我在《禘修漫谈》一文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问题——  “我们平时打坐、修习止观,都是从第六意识上起修的。我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1950466.html
  • 《成实论》与成实师——中国佛教史话之四十二

    这就是因为有无明。所以众生的生死流转,以无明为首。若没有无明,就不会有烦恼;没有烦恼,就不会造业;没有业,就不会有生死苦果。 《灭谛聚》,,就是涅槃。论中对闻、思因缘智(人空观)和空智(法空观)以及假名心,对法心和空心分别作了解说。是第一义谛,即见圣谛而得道。所谓,就是假名、法、空三种心,了知阴、界、入诸法皆是因缘和合而生,只有假名,都无实我和我所。三种心都之后,所有业和烦恼...

    方 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0352354.html
  • 开悟

    果欲界的贪、嗔变薄弱,三果完全断了欲界的贪、嗔。若是证三果、或四果(阿罗汉)且熟练四禅八者,则可尝试修灭(灭受想定),在除了所有身.口.意的活动(无任何意识作用),只存寿(命)、暖(体温),出后再做省察所入的。俱解脱阿罗汉(也已体证第八解脱的),可以省察到所有证悟后的身.口.意造作都不会引生未来的果报,而当生为最后一生,死后(般涅槃)绝无任何名.色法生起,亦即不再轮回转生于三界。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2252516.html
  • 中观宗关于“安立业果”问题

    也有时间断,为入无想定、和极重睡眠、无心闷绝、初生时、正死时,也要暂时间断的。它岂不把业的种子给丢掉吗?再说意识本身,时善时恶本性不定,怎能保持一类相续性质不变的种子呢?总之,这里的问题也非常多...就成了常恒不变的东西,它也就没有感果的作用了。这是佛教任何宗派都不承认的。在佛教都说业是“有为法”,是刹那生灭的,造成后之业,也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会灭掉的。那么已谢灭的业又用什么力量来感果呢?已,已...

    法尊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0954312.html
  • 说六波罗蜜多

    无色;八背舍就是八解脱。菩萨修习这些禅定,成为菩萨禅波罗蜜的重要内容。  六波罗蜜中最后和最要紧的一个,就是般若波罗蜜。它是大乘佛法的精华和命脉。《大智度论》卷十八说:“诸佛及菩萨,能利益...修习就是慧的修习。经说止是“心一境性”,“心正安住”。是“平等持心”的意思,所以止是安心一境而不散乱的。止与观不同,两者有互相助成的作用。修习止观在次第上一般说来是先成就止的,意即是先修禅定。菩萨...

    林健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3254611.html
  • 试由唯识种子浅谈念佛法门自他二力的原理

    睡眠,非于觉悟而作加行,先所作加行势力而复觉悟。又如正在中非于起定而作加行,由先所作加行势力,还从起。如从睡眠及定心更生起,如是如来,由先修习方便加行力故。当知复有心法生起。”[17]  《...而是在未入睡前所作加行的余势,令觉醒时的心法生起的”[18]。入的圣者,能不藉加行而从中出来,亦如是理。这样,何为佛愿之“力”?这段经典中佛与菩萨之间的问答为我们作了最好的解释。净业行人明了这个...

    广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5356691.html
  • 禅’在佛教中的意义

    明净,又得六通与三明之四禅、四无色、等九者)为世间之根本净禅。  大乘入楞伽经卷三集一切法品谓,禅分四种:(一)声闻悟‘人无我’之理,所修之‘愚夫所行禅’。(二)菩萨悟‘法无我’之理,而观察其义...功德丛林(以禅为因,能生智慧、神通、四无量等功德)。寂静审虑之意。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,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慧均等之状态。禅为大乘、小乘、外道、凡夫所共修,然其目的及思惟对象则各异。禅及其他诸,泛称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4160863.html